首页
认识舞蹈
学习舞蹈
快乐舞蹈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舞蹈 > 认识舞蹈 > 正文

芦笙舞

1.舞蹈起源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从此,人们每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

文献中多有涉及;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风靡一时了。

2.介绍

“芦笙舞”(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其中尤以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最为活跃。在那里,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在过去,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

芦笙舞,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拉祜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以男子边吹芦笙边舞蹈为其主要特征。

笙分葫芦笙与芦笙两大类。葫芦笙用葫芦做笙斗,一般插有5支带簧片的笙管,约16~66厘米;芦笙为木制笙斗,一般插有6支笙管,长约33~333厘米不等。两类统称为“芦笙”。至今吹奏葫芦笙而舞的民族有彝族、拉祜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吹奏芦笙而舞的民族有苗族、水族、侗族、仡佬族等。

芦笙舞历史悠久,在云南省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春秋中晚期墓葬中发现的两件青铜葫芦笙,是迄今中国最古老的葫芦笙实物。芦笙舞的舞蹈形象在古文物中也有生动的反映,如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就刻有正在吹葫芦笙而舞的形象。这些都证明在2000多年前中国南方就已经有了葫芦笙和葫芦笙舞。

3.舞蹈种类

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芦笙舞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

自娱性

自娱性芦笙舞从动作特点上看,又可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

习俗性

第一种是每年过“花山节”时跳,这是男女青年联欢和选择配偶的佳期,这天所跳的芦笙舞,古时就称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风清之夜进行。有这类习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设有“跳月”的月亮场或“跳花”的花场。这类芦笙舞尤以黔东南地区盛行的“讨花带” 和黔中地区盛行的“牵羊”较有代表性。

“讨花带”是小伙子边舞边吹着芦笙曲“讨花带子”向自己爱慕的姑娘求爱。在这种场合,姑娘若与小伙子情投意合,就会把自己精心编织的花带,含情脉脉地拴在小伙子的芦笙上。 这种形式主要是以芦笙吹歌传情,所以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舞步也并不复杂。

 芦笙舞“牵羊”是男青年在前面边吹边跳,尾随而舞的姑娘若爱上了某个小伙子,就把自己亲手编织的美丽花带作为定情的信物,拴在他的腰上,然后牵着花带的一端,跟在小伙子身后踏节而舞。技艺出众的芦笙舞好手,有时竟会同时牵着几个姑娘舞着走呢!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最终能与谁成眷属,那就不尽是月亮场或花场上能见分晓的事了。

第二种:在广西融水一带。舞时手挽手、身体前倾、顺圈往前跳,动作比较简单。参加舞蹈的人数常见为十二人,队形呈三人一横排、四人一竖排的长方阵。

表演性

一般都在节日或集会中以竞技或献技的方式进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芦笙队为单位进行集体比赛,如黔东南的从江县、傍洞一带,每逢年节,邻近各村寨以百十人为队同时吹跳比赛,参加比赛的芦笙队以能吹奏乐曲的多寡、声音是否优美、谐和以及动作和步法是否丰富、舞蹈的时间是否持久定优胜。有的地方则以个人竞技的方式进行。这种竞技一般都不设规定动作,每个芦笙手都有施展个人技艺的机会。这类芦笙舞的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腾跃等为多。竞技者有的以动作的节奏多变,迅疾激烈见长;有的则以能完成较多的高难度动作取胜。

表演性芦笙舞内容十分丰富。盛行于黔西地区的有“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 和“芦笙拳”;盛行于桂西山区的有“过门坎”、“猴子上树”和“滚地龙”;盛行于黔东南地区的有“牛打架”、“斗鸡”等多种。前两地区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难技巧博取观众的喝彩;后一地区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兽的习性、神态,以表现出生活的谐趣引人入胜。

“蚯蚓滚沙”、“滚地龙”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头顶地为轴心,随后挺起,边吹奏芦笙边 翻身舞动。

“巧喝酒”是在长凳上置一盛满米酒的杯子,然后,舞者围着长凳边吹、边舞、边下腰喝酒。

“滚山珠”是边吹奏着芦笙边作向前和向后翻滚或倒立、叠罗汉等动作。

 倒立吹芦笙“芦笙拳”的形式独具一格,这种舞蹈以舞芦笙者为伴奏和指挥,其余男、女舞者在其指挥下时而互相穿插时而挥拳对打。有时也插入花棍的对击。

祭祀性

通常是在木鼓、铜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芦笙长达三尺至丈余。过去,这类芦笙舞只在“吃牯脏”(杀牛祭祖)时才跳。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表现出对祖灵的尊敬和怀念,动作稳重、迟缓。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现在苗族已很少举行这种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动了。因此,这类舞蹈现已不见了。

礼仪性

也因其活动时的内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和特点。凡属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庆活动,则以动作跳跃、轻快,气氛热烈欢腾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贺。在丧葬的仪式上,芦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这样的场合,除在入棺仪式上有跨过棺木的跳跃动作外,其余动作均沉稳而有节制。

4.舞蹈分布

彝族

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地区和云南省西部一些地区,曾用于喜庆丰收的酬神和送葬仪式中。清《滇南志略稿》载:

“……每年秋后,宰牲祀神,吹笙跳舞而歌,谓之祭庄稼。”清乾隆《开化府志·九》记:“……送葬,女婿吹笙跳舞尸前。”现在葫芦笙舞已多为群众自娱性舞蹈。云南省有些地方除用葫芦笙作为舞蹈伴奏乐器外,还用笛子、月琴等同时伴奏,称为“打跳”或“打歌”。男女青年边唱边舞、肩部前后摆动,舞姿健美潇洒。四川省凉山地区,凡吉日均跳葫芦笙舞;每逢火把节更为隆重,届时昼夜欢舞,连续3日。舞时不歌,多为两人一对,互相对脚动作,男子动作幅度大而有力,腿部高抬重落,女子动作较小,腿部不高抬,众人围圈而舞,吹葫芦笙者在圈内领舞,亦有女子边弹月琴边舞,或边吹边领舞 。

拉祜族

在节日和劳动之余均跳葫芦笙舞。传说有80多套舞曲。舞蹈中的动作,大致可分为表现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模拟鸟兽的舞蹈。例如舞者㧟脚向里扫腿,勾脚向外蹁腿,是表现收割谷子;“斑鸠拣谷子”,表现了斑鸠觅食、嬉戏的姿态。舞蹈富于表现力,生动有趣,独具特色。男子在圈内边吹笙边舞,动作繁杂,女子拉手围圈,动作简单。舞蹈动作速度,一般先慢后快,动作幅度,逐渐加大。芦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在节日集会或有的祭祀活动时,均跳此舞。拉祜族与同属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样,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的象征。芦笙舞的动作,除有少数为祭祀活动时的特有动作外,绝大部分是表现生产生活和模拟动物生活的,其过程非常详尽。

男的吹笙,女的手拉手围成圆圈其舞为芦笙舞的基本舞蹈形式。芦笙舞是特点突出的拉祜族代表性舞蹈。跳起芦笙舞,能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充满民族团聚的欢乐,增强民族的信心和力量。拉祜族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分布的澜沧江以西地区,都跳芦笙舞。而与其它民族杂居地区则较流行跳歌。

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

傈僳族

由吹葫芦笙者领舞,众人皆随后,按逆时针方向移动,互相拉手、甩动臂膀,动作多为二人相对,有前、后对脚或面对面、背对背翻动转体,动作有力,跳动不高,偶有拍手击节而舞。舞者情绪开朗奔放。在云南西部和四川西昌等地也称为“跌脚”或“蹢脚”。

纳西族

在古老的纳西族东巴经《鲁般鲁绕》中,早已记载了牧奴们作和吹奏芦笙的情景,芦笙舞也相应产生了。纳西族葫芦笙舞是节日时自娱性舞蹈。一般首先要跳一段“扭美”,它是葫芦笙舞曲的基础。舞时众人携手紧扣臂膀,面向圆心,左肩微向前,胯部随脚步的移动略向前后闪动,当向前抬腿时,身体略前倾,胯部向后,动律独特

苗族

芦笙舞是苗族民间舞中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早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清《苗俗记》中也记有“每岁孟春,……男女皆更服饰妆。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铎继于后以为节,并肩舞蹈,回翔婉转,终日不倦”。这说明1000多年前苗族芦笙舞即已盛行。也说明女子振铃击节而舞的舞蹈一直延续到清代,与现在多为徒手而舞的情况有所不同。近年来有些地区出现了过去从芦笙舞未有过的妇女芦笙手。苗族芦笙舞大致可分为自娱性、竞技性、祭祀性3种,其中自娱性芦笙舞最为普遍。舞蹈时,芦笙手在队前或在圈内领舞,一般按男前女后的队列,逆时针环绕行进。有的地区还用3.3米高的大芦笙和芒筒伴奏,增加低音声部伴奏效果。每当盛大节日,成百个芦笙,上千的人群,层层环绕跳芦笙舞,气势极为壮观。在“跳花”、“跳月”、“踩花山”等民族节日,青年男女还通过芦笙舞选择配偶,如“讨花带”、“牵羊”等均为表现男女青年相爱的舞蹈。竞技性芦笙舞,在节日期间举行,以曲调多、技巧难度大取胜。舞蹈动作有连续旋转、矮步、倒立、翻滚等。舞时乐曲不中断。有的地区苗族老人亡故,有以芦笙舞祭祀亡灵、慰藉死者家属的习俗。其舞蹈动作沉稳。

鼓点铿锵,舞姿纯朴,表现了山民耕作、狩猎的生活情景,风格粗犷剽悍。表演者虽谈不上有很高的艺术感觉,但从他们演练的舞步中让人领略到的是热情、是奔放、是令人心胸宽阔的想象...

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而多姿的民族舞歩也是精粹。黔东南苗族优美的芦笙舞、铜鼓舞;黔西北的彝族琮琮的月琴和热烈奔放的铃铛舞;黔东北土家族的摆手舞等等都为民族文艺大花园增添了异彩。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喜庆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于历史上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等原因,相当一部分苗族村寨已失传,现尚保存芦签舞蹈较好的有交下、巫忙、党道、南宫、反排、番召、革东、宝贡、台盘等地。芦笙与芦笙舞舞在苗族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

芦笙和芦笙舞,苗家人认为它是始祖母创造出来的,象征苗家人的母亲,它的声音也是母亲的声音。芦笙的创造和芦笙舞蹈的起源,传说均源于两位女性。相传远古时雷公山脚有一苗族姑娘长得很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鸡精抢入洞穴中。在姑娘万般无奈之时,连续两天听见洞外有竹管声,姑娘在洞中用口哨声和竹管声对吹,最后被这个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寻声找到洞内,并将分管交给这个女孩吹奏娱骗野鸡精,男孩侍机将野鸡精杀死救出女孩,之后;就将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芦笙。这是芦笙制作的传说。而芦笙舞蹈的起源。传说是某苗寨有一姑娘,名叫葛仰香;长得很漂亮,已与一个穷苦青年相播。

相亲相爱,然而有一财主想去霸占。一天葛仰香与相播双双相约远离他乡。但却被财主知道了,带家丁尾追二人。当追至一山崖时,相播摔下悬崖身亡。葛仰香为此悲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约同伴一起吹空舞蹈,以悼相播在夭之灵。当大家舞蹈至天黑时,葛仰香倒地,气绝身亡。后来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苗族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每每在过年过节吹芦史舞蹈以示纪念。汉族史籍里也对苗族芦笙文化的生动记载:“参差六竹管,长声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旋,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如今,三大方言的苗族,无论居住何处,仍以芦笙作为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芦笙的舞曲及舞步,各地大同小异。芦笙舞曲内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与舞曲等。芦笙演奏与芦笙舞的形式可分为吹笙伴舞、吹笙领舞与吹笙自舞,前两者吹笙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吹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场中小舞,周围男女群众层层环绕舞蹈;吹笙领舞及吹笙者在前边吹边舞,男女群体结队绕圈踏声舞蹈,场面尉为壮观。吹笙自舞指小集体、双个或单个吹笙者用小芦笙表演,亦吹亦舞、舞蹈动作高难,配合默契。芦笙舞蹈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芦笙舞动作表现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凑,动作激烈;或轻松明快、活跃敏捷,都因适用的不同而有异。芦笙曲与萨笙舞体现出苗族人民的各种生活与文化形态。

水族

农历九月的水族年,是芦笙舞最活跃的日子。芦笙舞通常与铜鼓舞、斗角舞共同活动。芦笙队一般由5只高低音不同的芦笙和7只低音芒筒组成,男子在前边吹边舞,女子手持花手帕于后相随而舞。动作多模拟行船、骑马、射猎或水牛滚塘等,动作特点粗犷、慓悍;开胯、挺胸、全身剧烈抖动。

侗族

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两个语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隋唐时期至宋代,曾被称作“峒”和“洞”,以后才以“侗”为该民族的族称。

广西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盛大民族活动。

5.相关传说

芦笙舞是雷山县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喜庆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相当一部分苗族村寨已失传,现尚保存芦笙舞蹈较好的有雷山、交下、巫忙、党道、南宫、反排、番召、革东、宝贡、台盘等地。

芦笙与芦笙舞在雷山苗族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苗家人认为它是始祖母创造出来的,象征苗家人的母亲,它的声音也是母亲的声音。芦笙的创造和芦笙舞蹈的起源,传说均源于两位女性。相传远古时雷公山脚有一苗族姑娘长得很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鸡精抢入洞穴中。在姑娘万般无奈之时,连续两天听见洞外有竹管声,姑娘在洞中用口哨声和竹管声对吹,最后被这个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寻声找到洞内,并将竹管交给这个女孩吹奏娱骗野鸡精,男孩侍机将野鸡精杀死救出女孩。

之后,就将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芦笙。这是芦笙制作的传说。而芦笙舞蹈的起源。传说是某苗寨有一姑娘,名叫葛仰香,长得非常漂亮,已与一个穷苦青年相播相亲相爱,然而有一财主想去霸占。一天葛仰香与相播双双相约远离他乡。被财主知道了,带家丁尾追二人。当追至一山崖时,相播摔下悬崖身亡。葛仰香为此悲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约同伴一起吹笙舞蹈,以悼相播在天之灵。当大家舞蹈至天黑时,葛仰香倒地,气绝身亡。后来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苗族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每每在过年过节吹笙舞蹈以示纪念。

6.文化传承

苗家人创造了芦笙,至今仍保存着芦笙,人人爱吹芦笙、爱跳芦笙舞。视笙音为苗音。芦笙音量高、响度大、人们往往描述为“笙声沸天”、“芦震山岳”、“几十里以外都听得见”,可以说它是世界上古今音量最高,响应最大,响声最远的乐器。迄今,三大方言的苗族,无论居住何处,仍以芦笙作为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汉族史籍里也对苗族芦笙文化的生动记载:“参差六竹管,长芦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施,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

这是宋代有关对苗族芦笙文化的记叙。芦笙在苗家人的观念中是“母亲”(始祖母)创造出来的,其声音是“母亲”的声音。在“母亲”的招唤下,至今三大方言的苗族,无论居住何地,都以芦笙文化用为本民族的一种表现形态,作为本民族精神意识的一种凝聚与弘扬。母亲”(始祖母)创造出来的,其声音是苗族芦笙即古代诗书屡屡记载的笙、竿、簧、笼、的再现。芦笙一般为六管笙,也有多于六管或少于六管的。

芦笙是由吹气管、气斗、音皆管、簧片、共鸣筒等部分组成的民族吹奏音乐。可分为大,中、小与特小等种类。大芦笙高达丈余,吹奏时声音洪亮深沉。中芦笙音色圆和流畅,小芦笙音色明亮纤细。苗家人喜吹芦笙,每吹笙必舞蹈,芦笙舞从功能上可分为祭祖、庆典、娱乐与友谊等舞。前者庄重严肃、规模盛大,用大中芦笙。后者轻快活跃,可用中小芦笙。舞蹈形式也由群舞、集体舞到双人或单人舞。芦笙舞曲内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与舞曲等。加上舞蹈,即可体现出苗族人民的各种生活与文化形态。

芦笙演奏与舞蹈的形式可分为笙伴舞、笙领舞与笙自舞等。前两者吹笙人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吹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场中小舞,周围男女群众、层层环绕舞蹈。吹笙领舞及吹笙者在前头边吹边舞,男女群体随队伍绕圈踏声舞蹈,场面尉为壮观。笙者舞指小集体、双个或单人吹笙者用小芦笙表演,亦吹亦舞、舞蹈动作高难。配合默契。芦笙舞蹈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动作表现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骤,或轻松明快、活跃敏捷都因场所与适用的不同而有异。芦笙曲与芦笙舞体现出苗族人民的各种文化形态。

分享到:
来源:网络综合  2015-09-28  31988 0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

精彩推荐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